【植物】植物也有“情感世界”


植物也有“情感世界”植物也有“脉搏”

近年 , 一些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树干增粗速度时发现 , 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“情感世界” , 还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。 植物树干有类似人类“脉搏”一张一缩跳动的奇异现象 , 或许有一些人会问 , 植物的“脉搏”究竟是怎么回事?
原来 , 每逢晴天丽日 , 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 , 植物的树干就开始收缩 , 一直延续到夕阳西下 。 到了夜间 , 树干停止收缩 , 开始膨胀 , 并且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晨 。 植物这种日细夜粗的搏动 , 每天周而复始 , 但每一次搏动 , 膨胀总略大于收缩 。 于是 , 树干就这样逐渐增粗长大了 。
可是 , 遇到下雨天 , 树干“脉搏”几乎完全停止 。 降雨期间 , 树干总是不分昼夜地持续增粗 , 直到雨后转晴 , 树干才又重新开始收缩 , 这算得上是植物“脉搏”的一个“病态”特征 。
如此奇怪的脉搏现象 , 是植物体内水份运动引起的 。 经过精确的测量 , 科学家发现 , 当植物根部吸收水份与叶面蒸腾的水份一样多时 , 树干基本上不会发生粗细变化 。 但如果吸收的水份超过蒸腾水份时 , 树干就要增粗 , 相反 , 在缺水时树干就会收缩 。
了解这个道理 。 植物“脉搏”就很容易理解了 。 在夜晚 , 植物气孔总是关闭着的 , 这使水份蒸腾大大减少 , 所以树就要增粗 。 而白天 , 植物的大多数气孔都开放 , 水份蒸腾增加 , 树干就趋于收缩 。 有相当多木本植物都有这种现象 , 但是 , “脉搏”现象特别明显的还当属一些速生的阔叶树种 。

植物也会“复仇”

人类有报复行为 , 动物有报复行为 , 一些植物遭受“侵害”也会“寻机报复” 。
欧洲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 , 当它们繁育的嫩苗被羊群吃食后 , 便会很快长出一簇刺针来 。 一旦羊群再犯 , 它们会果断地使出“杀手锏” , 让刺针刺中羊的身体 , 羊群只好退让三分 。 有趣的是 , 被羊群吞食之后新长出的嫩苗 , 在刺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 , 一直长到羊群吃不到的高度才抽出枝条来 。
曾经有一种叫做“库杜”的非洲羚羊 , 放牧在南非的几处观赏牧场里 , 可是没过多久 , 它们却接二连三地相继死去 。 为了寻找原因 , 有关科学家到牧场做了一些试验 , 发现羚羊之死 , 是缘于这里的一种叫金合欢树的报复行为 , 正是羚羊吃了金合欢树叶而惹下了“祸” 。 因为被吃的树叶产生了报复心理 , 立即释放一种毒气 , 飘向其他树叶 , 得到警报的其他合欢树叶便会迅速作出反应 , 产生高剂量含毒的丹宁酸 。 当羚羊津津有味地吃树叶时 , 也吃进丹宁酸 , 于是便会中毒死亡 。

植物也“吃荤”

动物以植物为食 , 人们已司空见惯 , 然而也有倒过来的现象——一些植物会捕食动物 , 它们被人们称为“吃荤的植物” 。
“吃荤的植物”一般都是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 。 由于那些地方土质贫瘠 , 植物汲取养份不够 , 为求生存 , 不得不以捕食昆虫来补充营养 。
当然 , 植物不像动物那样会飞会走 , 因此捕食也就只能以静制动 , 巧设“陷阱” , 让猎物自投罗网 。 它们通常是利用捕捉器般的夹子、器官的两瓣迅速闭合 , 把猎物夹在中间 , 用分泌的粘液把猎物粘住;有的生有瓶状叶 , 引诱昆虫陷进“瓶子”中 。
例如茅膏菜的叶子略呈半月形 , 平时叶子张开时 , 会露出鲜艳的肉红色饵细胞 。 这种细胞对昆虫引诱力极强 , 昆虫一旦碰到叶子上的腺毛 , 叶子立即由两边向中间合拢 , 将昆虫困在里面 , 随之分泌消化液将其慢慢消化 , 约10天后叶子重新开启 , 等候下一个猎物 。 有趣的是 , 如果叶子包住的是石子等不能“吃”的东西时 , 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之内 , 叶子就会张开 , 将石子“吐”出来 。

推荐阅读